欢迎进入济宁市政协网! 站内搜索:
扫描二维码
进入公众号
My JSP 'top.jsp' starting page

委员建言

首页>委员建言
精准助企 高位攀登 推动助企攀登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2-07-27   浏览量:5234

精准助企  高位攀登  推动助企攀登工作提质增效

九三学社济宁市委员会

(发言人:张凤菊)


制造业是经济基本盘,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开放创新发展的意见》《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等支持性文件,成立实体化运作的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自2021年8月份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全社会聚力联动,加快推进“231+1”7个产业重点企业攀登进阶,开创了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产业培育发展是一件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系统工作。由于助企攀登工作开展时间较短等原因,在顶层设计、政策支持、精准助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短板。为此,建议:

一、加强顶层研究设计,系统做好发展谋划。谋求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提是要有登高望远的视野和境界,这就需要高点定位,强化顶层设计。建议一是探索成立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选聘国内外行业顶级专家,采取常驻或流动来济的方式,充分发挥专家优势,借助高端智囊,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二是深入开展对标活动,积极外出考察国内外制造业、尤其是“231+1”七个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充分学习产业发展成功经验,谋划我市发展思路。三是加强七大产业总体规划研究,结合对标考察情况和我市发展实际,选聘国内顶尖的产业发展规划设计单位,尽快编制出台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乃至未来十年发展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注重政策精准性,助力扩大发展空间。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正面临巨大挑战,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稳经济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建议我市一是探索出台引导招商引资企业和本土企业进行二次投资的支持政策,或者允许其投资享受和新的招商引资项目同等的政策,激发企业投资活力。二是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企业一线、项目一线,充分了解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诉求,结合实际出台个性化支持政策。三是在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全力帮助企业获得更多上级政策支持的同时,对应出台我市相关支持政策,通过增值税留底退税、社保费缓缴等措施,尽最大努力支持企业发展。四是加强政策宣讲,将各类支持产业发展政策宣传到位,让更多的企业获得实惠;将各类约束性或限制性政策解读到位,帮助企业少走弯路。

三、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有效畅通双循环。在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建议一是充分发挥各类商会、协会作用,打造高效业内交流平台,围绕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协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二是由财政出资或通过国有平台公司,统一搭建线上线下产品推介平台,利用会展、新媒体、产品新闻发布会、产业发展论坛等多种形式,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产品推介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营销难题。三是推广“济品济用”,充分挖掘我市同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品,建立产品目录库,打造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平台,提高产品本地配套率,打通产业供应链、畅通区域经济循环。

四、引导企业开阔视野,促进更高水平合作。推动企业合作、实现资源融合是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产业调整的一项有力措施。建议一是充分利用各类“洽谈会”“博览会”等平台,多举行一些针对企业的招商推介、项目交流活动,鼓励企业有针对性地多参加培训、多参加活动,助力其开阔视野,帮助其包装项目、加大项目宣传推介力度;对积极主动参加活动并取得较好成果的企业应给予相应奖励。二是鼓励企业和外来投资者进行资产重组,建立高层次的合作平台,引导优势企业攀大附强,通过与跨国公司、国内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实现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和技术上的借鉴融合,促进企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五、强化要素支持保障,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当前我市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普遍面临土地指标、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紧张问题。建议一是加强项目综合评价,坚持分类施策,突出保障重点,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挥要素集成效应,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加强金融对制造业的支持,强化运用“银政企”金融对接机制,引导银行贷款、社会资本和各类基金增加对先进制造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对地方金融机构支持七大产业发展情况,应纳入其考核。三是进一步细化、用好亩产效益评价、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等工具,按照评价分类结果,制定和落实差别化项目申报、用地、用电、用水等各资源要素政策,以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激发企业竞相发展的“生命力”。

(发言人单位及职务:市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副主任,九三学社济宁市委秘书长      界别:九三学社)

My JSP 'top.jsp' starting page